玉山法庭:做人民心中的“巾帼英雄”

编辑:李慧勤 时间:4/24/2018 3:32:28 PM 浏览:1588

01

          本网讯   玉山法庭位于遂平县阳丰镇索店路口路北,辖区覆盖玉山、阳丰、褚堂和沈寨4个乡镇,人口14.8万。法庭现有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男女比例1:3,就这样一个几乎完全由女子组成的审判队伍,却“巾帼不让须眉”,化解了人民群众大量矛盾纠纷,被当地群众赞誉为人民心中的“巾帼英雄”。三年来,玉山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1033件,审限内结案率达94.68%,无错案,无超审限,连续三年案件调撤率达52.35%,人均办案数516.5件。先后被省法院评为“三优法庭”,被市中级法院评为“先进人民法庭”,被市文明委评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被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先进单位。

          苦练“内功”,做精品案件的开拓者。作为法律人,玉山法庭始终把提高业务能力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除组织干警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外,还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全庭干警的业务素质,克服“本领恐慌”。同时,根据院里工作安排,结合法庭实际,制定出当年任务指标,分解到每个人。设置了审判案件数量、进度一览表,实行月统计,季评比制度。02

      强化“调解”,做群众信赖的解纷人。法庭案件看似比较简单,实际上不少涉农纠纷往往因为矛盾尖锐、疑难复杂而易引发群体性纠纷。如何将大量涉农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消化在基层,玉山法庭始终在积极探索并付诸实践。在办理案件中,积极探索和规范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坚持“能调则调、多调少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不断提高案件调解结案率,努力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辖区玉山镇的村民陈某因宅基地发生纠纷,后来矛盾升级,双方发生殴打,并呈现持续激化的趋势,案件受理后,法庭同志不厌其烦,连续三天召集双方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握手言和。此案的成功调解,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03

       优化“服务”,做群众依靠的贴心人。从方便群众诉讼出发,组织“巡回法庭”、“假日法庭”,加大巡回办案、就地审理力度,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诉累和跑累,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2016年,玉山法庭就审理了这样一起特殊的离婚案件。一位82岁高龄的刘姓老翁来到玉山法庭,要求与他的老伴离婚。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年纪及身体原因,法官最终决定来到刘老翁家里对本案进行巡回审理。开庭的当天,在刘老翁的家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庭审,原、被告双方激烈的情绪对抗逐渐软化,休庭时旁听庭审的庄邻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劝说双方,最终该案原、被告双方破镜重圆。这仅是玉山法庭开展巡回审判工作的一个平常案例,类似于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据统计,三年来玉山法庭共深入基层开展巡回法庭50件。正是玉山法庭的法官们不辞辛苦,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才做起了群众依靠的贴心人。05

         人民法庭是法院的窗口,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干警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法庭干警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民法院的形象和公信力。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玉山法庭以“创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为目标,切实把队伍建设放在头等重要地位抓紧抓好。思想上,玉山法庭把加强干警的政治业务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经常组织干警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让干警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并通过身边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对干警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大家牢固树立全庭一盘棋的思想,使大家做到分工不分家。还建立了《政治业务学习制度》、《住庭值班制度》等,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了法庭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形成了用制度管理人,用管理约束人,用制度激励人,使法庭的各项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04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法庭虽小,能维护一方稳定;工作虽苦,能换来百姓安宁。遂平县人民法院玉山法庭虽面临人员编制有限,辖区人口众多,案件逐年递增的现状,却始终扎根基层,践行着法院人的担当与作为,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的广泛的好评,树立了人民法庭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