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谢飞 张方)近年来,槐树乡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依托,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招商引资等办法,着力推动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带动了农业转型,促进了农民增收。
近日在槐树乡富平家庭农场的花生种植基地,上千亩的春花生已经成熟,当地村民正在地里抢收花生。
富平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富平:“我今年种了1200亩花生。由于前几天阴雨连绵,花生无法用机械收割。投入了100多个劳力,一亩地80块钱(工钱)进行收割,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群众焦花:“俺的地包给富平家庭农场啦,一亩地是800块钱。俺现在在这儿有活,俺天天跑着干,一天都是五、六十块钱,一年反正也不少挣。感谢乡党委、政府对我们贫困户的照顾”。
这边的花生喜获丰收,那边富平家庭农场的上千亩辣椒也是丰收在望。一片片辣椒怒天朝上,红似火,竖成排,侧成行,场面非常壮观。富平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富平告诉记者,他种植的辣椒由于品质好、产量高,产品根本不愁销路。
富平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富平:“已经给南阳签订了订单,九月下旬准备采摘,销路不愁、经济效益也可以”。
据了解,富平家庭农场由槐树乡坡于村村民王富平创办。从2010年流转的100多亩土地起步,发展到现如今的3000多亩。流转土地分布在槐树乡坡于、大营、陈庄三个自然村。富平家庭农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传统农作物及烟叶、花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农场现有玉米烘干机、花生摘果机、旋耕机等大型农业生产设备二十多台。通过几年的生产经营,富平家庭农场在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富平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富平:“富平家庭农场现在已流转土地3200亩,在今年到明年我计划准备再流转2000亩发展到5000亩,以小变大,以弱变强,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带动群众走向致富道路”。
近年来,槐树乡党委、政府按照国家政策,针对传统农业小而散的特点,因地制宜,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引导家庭农场向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在家庭农场务工,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现如今,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新途径。
槐树乡宣统委员范东华:“目前我们槐树乡有各类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多家,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下一步,我们槐树乡将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以产业发展促进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