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
有人喜爱收集明信片,有人喜爱收集邮票,还有人喜爱收集钱币,对于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门券收藏爱好者王志恒来说,他喜欢收集全国各地的旅游门票。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保留景区门券到90年代末期开始从事门券收藏,一路走来,他收藏的门券如今已有千余种。
从北京的颐和园到南京的中山陵,从漓江阳朔到嵩山少林寺,从几分钱的风景区参观券到现在上百元的电子门券……20多年的时间,除了西藏、新疆等几个地方外,王志恒收藏了全国各主要城市重要景点的门券。其中,包括革命纪念地、博物馆、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度假区等门券,收藏的门券也不局限于公园和景点的门票,还包括重大活动的入场券等。“门券上面的风景很优美,从中能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王志恒认为,票证虽小,但我们不能小瞧它们,能登上门券的都是景点最经典之处,门券除了起到票据的作用外,还记录了旅游景点的风光,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缩影。
门券的变迁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见证。每到一个景点,王志恒都会打开自己的精品门券册给当地的朋友观赏。“我带过去的都是非常精彩且内容丰富的门券,我让他们觉得我这样做是有意义的,而这也是一个彼此交流学习的良机。”王志恒说。
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王志恒终于懂得了怎样收藏门券,怎样讲究品相。用他的话说,收藏一张门券,再好也没什么意思。他希望能将门券做成系列和题材,从门券收藏中玩出文化,玩出知识。“收藏门券,必须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这是我从事收藏以来的切身感受。比如收藏与古迹相关的门券,我必须了解与古迹相关的知识和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制作一套完整的门券。”王志恒说。
除了欣赏与回忆外,门券还是历史的见证者。“上世纪80年代,花几分钱就可以游园,成套门券反映了当时的货币及经济状况。”王志恒说,“我收藏成套的公园门券如今也是孤品,小薄纸片能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