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音乐穷到口袋里只有几毛钱吃不起饭;一个为音乐拿出买房钱置办音乐设备误了婚期。十多年摸爬滚打,河南农民歌手余润泽、徐铵凭借《弄啥咧》《村长开会》等脍炙人口的歌曲,终有所成。
一个为音乐穷到口袋里只有几毛钱吃不起饭;一个为音乐拿出买房钱置办音乐设备误了婚期。十多年摸爬滚打,河南农民歌手余润泽、徐铵凭借《弄啥咧》《村长开会》等脍炙人口的歌曲,终有所成。
?昨天,两位歌手到驻马店演出的间隙,接受了东方今报的独家采访,首次披露星路历程上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执着。
□东方今报记者 雷刚/文图
凤凰传奇为他们起名“大喇叭”
在前不久安徽卫视举办的《中国农民歌会》中,来自河南的农民歌手余润泽、徐铵,凭借《村长开会》《弄啥咧》等方言歌曲,取得中部赛区三强和全国15强的好成绩。竞唱现场,导师腾格尔、蔡国琴和凤凰传奇连声称赞“中中中”。
说起“大喇叭”组合,有些人或许不熟悉,说起他们的作品,很多人都听过。
去年3月,他们推出的神曲《弄啥咧》火爆河南,成为很多街市门店一遍又一遍播放的热歌。
可惜的是,他们的作品广为人知,但缺少一个正式的组合名称。
《中国农民歌会》上,凤凰传奇现场给他们的组合起的名字“大喇叭”,深得两人的认同。“这名字接地气。”余润泽表示,这个名字或许很快同他们的歌曲一起跟大家见面。
挪用买婚房的钱拿去玩音乐
别看“大喇叭”现在火了,他们的音乐路走得并不顺畅。
1977年,余润泽出生于驻马店汝南一个农民家庭,限于家庭条件,尽管热爱音乐但并未受过专业教育。
1997年技校毕业后,余润泽到郑州发展,先后做过餐馆服务员、领班等工作,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放弃,经常参加各种歌唱比赛。“有段时间特别受打击,天天就是去酒吧试唱。”余润泽说,唱完就没下文,挣不到钱,最惨的时候口袋里只有几毛钱。多亏朋友援助,才有了“顿顿一块钱面条加一块钱包子”的日子。
但他并不气馁,一边求职一边加强学习,慢慢打开了局面。2006年,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爱的99》,获得CCTV原创中国歌坛十大新人称号。2007年以一首《爱我就不要离开我》崭露头角。
随后,余润泽去了北京发展。“在北京那几年,也很受打击。”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他说,“这么多年我的人生总结只有两个字‘坚持’”。
在外摸爬滚打多年,2010年,余润泽结束“北漂”,把自己事业的发展放在家乡河南。
而1976年出生的徐铵,来自于周口西华,转战经历虽不如余润泽丰富,但对音乐的热情绝不比搭档弱。年近四十的他,至今未婚,“也算是被音乐耽误了”。据介绍,2005年,家人曾给他储蓄了一笔钱,准备用于结婚买房,但热爱音乐的他自感“玩音乐没有设备就没有前途”,毅然用房款置办了一套音乐设备,在郑州乃至河南音乐圈闯出一片天地。
未来会传递更多的河南正能量
2010年回到郑州后,余润泽由于创作的需要,开始和徐铵频繁接触。俩人首次共同创作的神曲《弄啥咧》大火,让俩人也慢慢有了合作的信心。
2014年,这对一胖一瘦的奇特组合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组合的名字直接叫余润泽&徐铵,直到凤凰传奇帮他们取名“大喇叭”。
对于未来的发展,徐铵表示,他们将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振奋爱国主义精神为创作素材,关注民生民情,传递更多的社会正能量,尤其是河南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