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赵学颜在接受采访。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平舆县老王岗乡有位98岁的抗战老英雄,名叫赵学颜。
8月18日,我们赶到赵学颜老人家里——老王岗乡兴旺店村一个普通的农家院。
见到老人时,他正在自家堂屋里写毛笔字。
笔者说明来意后,赵学颜放下手中的毛笔,讲述那段炮火纷飞的艰难岁月。
20岁入伍,打仗不怕死
赵学颜说,1938年4月,他在家里干活时被拉了壮丁,后入国民党部队180师539团1营3连,穿上军装、扛起枪,就上了战场。
刚刚20岁的赵学颜最初上战场时,看到生死拼杀的血腥场面也是胆战心惊。随着经历的增加,尤其是看到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时,一种保家卫国的情感在心中油然而生。因此,他在战场上表现得尤为勇猛。
“我爸经常给我们讲这段历史,他说得最多的就是‘不怕死’这三个字。”赵学颜的儿子赵进文感慨地说。
“上了战场谁还考虑生死?就想着执行任务,多杀鬼子,为我们中国人报仇!”老人说这话时,目光坚毅,让人感觉给他一支枪,他仍能上战场杀敌。
由于敢打敢拼、英勇善战,赵学颜很快受到上级重视,后经组织推荐,于1942年8月考入黄埔军校,1945年毕业。
两次战斗,歼灭日本鬼子150多人
从1938年入伍到1942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之前的4年,赵学颜在湖北荆门、老河口等地参加抗战。
赵学颜说,他当时跟随张克侠的国民党59军,在180师538团1营3连2排任排长。他们的部队驻扎在湖北荆门一带,负责打游击战,歼灭日军。
“日本鬼子对当地地形不熟,他们一般不敢单独行动,都是集中在一起。我们利用自身对环境熟悉以及当地老百姓支持的优势,瞅准机会对日本鬼子进行狠狠打击。”赵学颜说。
赵学颜记忆深刻的战役有两次,都发生在1939年。一次是在湖北荆门,根据情报得知有一小股日本鬼子在快活铺店附近活动。为尽快歼灭鬼子,赵学颜带领所在排50多人早早埋伏好,经过一天等待,终于在日本鬼子露头时打得他们鬼哭狼嚎,50多个鬼子全被歼灭。战绩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团长余林章亲自将一枚一级勋章授予赵学颜,并提升他为3连连长。
还有一次是在湖北老河口。根据侦探得来的消息,有一小股日本鬼子大约100多人,将经过一个叫老河口的低洼地带。得到消息后,赵学颜异常兴奋,他立即请命上阵。他们埋伏在老河口周边的高地,耐心等待日本鬼子到来。晌午时分,只见一小股日军朝老河口方向行进,战士们顿时精神振奋,待日军全部进入老河口最低洼处,赵学颜一声令下,机枪、手榴弹齐发,鬼子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歼。“那一战打得好哇,瓮中捉鳖,痛快!因为战绩非常显著,后来,部队还授予我一等功呢。”赵学颜说。
守望历史,老人心中有个梦
1948年的山东台儿庄起义,赵学颜老人仍记忆犹新。那是11月7日的夜里12时,他所在的33集团军59军在副总司令张克侠的带领下,在台儿庄河南岸发动起义。赵学颜当时任3连连长,为引导解放军进入优势阵地,他与战友一起不分昼夜浴血奋战。战场上炮火与飞机炮弹炸得人睁不开眼。战斗进行到第三天,上级命令起义部队转战第二线,负责后勤运输工作。由于飞机轰炸十分激烈,子弹、炮弹和米、面、蔬菜等物资都在夜间运输。一天早晨,在执行任务时,赵学颜的左腿不幸中弹,鲜血直流,他硬是撑着完成了任务。1949年1月8日,彻底解放徐州。赵学颜所在部队与解放军第九兵团合编为33军27师。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赵学颜被任命为289团1营营长。
时移世易,当年仅20岁的赵学颜,如今已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战争中留下的伤痕和军功章一起,在老人心里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
1949年,赵学颜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后被安排在村小学教书。赵学颜经常给学生们讲那段抗战历史,方圆十里八村的孩子都听过他的事迹。
如今,赵学颜每天看看书、练练字、听听新闻,日子过得很充实。在赵学颜房间的书桌上、墙壁上,随处可见他的书法作品,作品内容也都相当“高大上”,比如“过新年喜上添寿 全国人幸福无边”、“同心协力建中华 党政国法安天下”。对国与家的热爱、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溢于笔端。
“战争是灾祸的源头,和平来之不易,作为一个从战场上走出来的老兵,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我向伟大的祖国致敬,向世界和平致敬!”采访结束时,赵学颜说。
人物档案:赵学颜,男,1918年生,中共党员,平舆县老王岗乡人。1938年加入国民革命军180师,在抗日战争中荣立过一等功,获一级勋章。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3军27师289团1营任营长。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回到地方,在家乡村小学任教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