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方醒来后的一个敬礼(图片源自网络)
□首席记者刘广超
核心提示丨从漯河市舞阳县吴城镇板张村入伍、今年19岁的天津开发区消防支队战士张超方,因参与天津港“8·12”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救援,全身多处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度被天津市卫生部门认定为爆炸事故中最重伤员。
“张超方醒过来了,听到儿子喊妈妈,我们俩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昨日,在天津陪护儿子的张万新、张凤云夫妇告诉记者,看到经过近40天的昏迷终于战胜死神醒来的儿子,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了。
【受伤】他曾被认定为爆炸事故中最重伤员
8月13日,天津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一名深度昏迷、全身40%皮肤重度烧伤,且伤处集中在头面部、四肢和背部的“无名”伤者,从泰达医院转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转院时,负责护送的医护人员交代说,这名伤员当时是被消防员送院就医的,入院时身着迷彩服,应该是一名消防战士。因脑部受重创,身体烧伤严重,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入院时,张超方身体多处器官严重受伤,随时有生命危险。据天津第一中心医院重症科负责人介绍,当时患者头部、面部、颈部和四肢包括臀部有两度到三度的烧伤,同时还有急性颅脑损伤、硬膜下积液、左顶头皮挫伤、吸入性肺损伤、呼吸衰竭、急性肾损伤、头面部多发骨折、双眼烧伤等病症。“患者入院时情况十分危急,被天津市卫计委认定为爆炸事故中最重伤员,而且随时有生命危险。”医院负责人说。
【救治】昏迷近40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据了解,为了救治张超方,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为他做了4次大手术。在治疗期间,张超方经历了休克期、感染期,在昏迷近40天与死神擦肩而过后,于上周末终于苏醒,目前已无生命危险。下一步,医院将重点继续巩固治疗,同时对张超方开展心理疏导,争取让他早日康复。
据天津第一中心医院重症科负责人介绍,目前患者已经进入恢复期,烧伤创面移植皮片已全部成活,视力听力完全恢复,神志状况明显好转,由入院时的昏迷躁动,到现在已能简单表达自己需求。“当儿子清醒后冲我说‘妈,我疼’时,我流下的是高兴的泪,因为他活了过来!”张超方的母亲张凤云说。
【插曲】当了两周“无名氏”,他才被确认身份
当初入院时,由于张超方一直昏迷不醒,面部肿胀严重并部分皮肤受损,身份一直无法确认,他床头的信息卡姓名一栏中,不得不一直标注为“爆炸伤员1”。直到受伤两周后,这名伤员才被确认身份不再是“无名氏”了。
8月13日,家在河南省漯河市的张万新、张凤云夫妇,从电视上看到了天津特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后,就十分关心在天津当消防兵的儿子张超方。“直到15日从新闻上看到了张超方的名字,才知道儿子失联了。我连夜买了车票就来了,在安徽打工的大儿子得知这个情况后,也赶忙乘火车来到天津。”父亲张万新说。
到了天津后,父子俩很快被带到了第一中心医院。张超方的脸部被严重烧伤,已经有很多家属前来辨认均不能肯定。但张万新见到后,非常肯定这是自己的儿子。两天后,张超方的母亲也赶到了医院,父母两人分别与儿子进行了DNA检测,并最终比对成功。8月25日,张超方的身份被正式确认,他是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开发支队三大街中队战士张超方。
【心愿】他曾说过服役期满后还想留在部队
张万新、张凤云夫妇告诉记者,张超方出生在漯河市舞阳县农村,从小就喜欢当兵,两年前终于如愿入伍到天津做了一名消防兵,这两年从来没回过家。“眼看今年就要服役期满了,他却跟我们说还想留在部队,不想回家,他是从心里喜欢当消防兵。”张万新说。
“事故发生时,我们已经两年没有见过面了,我和他妈立刻给儿子打电话。”回忆起当初儿子失联的情形,张万新夫妇当时心焦如焚。“电话始终没有接通,我们就以为儿子一直在忙着救火呢。”张万新说。还没出结果时夫妇俩就非常确定是儿子了,两口子就一直住在附近消防队安排的酒店里等待;DNA检测结果确定了父子关系后,夫妇俩才能每天下午4点到4点半,在规定的探视时间去看看儿子。“这一个多月里,我的泪都哭干了,心里就祈祷着儿子能早日醒过来。”张凤云告诉记者。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