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下峰火起 抗日志士驱倭寇
——记抗战老兵王合中
□天中晚报记者 张丽丽 文/图
9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遂平县嵖岈山镇,找到了王合中居住的地方。那是一个有些破旧的大院子,王合中的三间房子坐落在院子东侧,门前种着几棵石楠树,树下有一个水泥桌。王合中坐在 水泥桌旁,衣服上别着抗战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手里拿着准备好的材料,等待记者到来。
王合中跟记者讲述受伤经过。
老兵档案:
王合中,男,1924年出生,遂平县嵖岈山镇人。17岁在嵖岈山职业学校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师生被编入新四军抗日队伍,王合中也随同投入到抗日战争中,曾参加过嵖岈山保卫战。后来,王合中跟随李先念的部队南下到大别山,担任侦察连连长。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1953年被调到县委农村工作部,1990年离休。
首次作战打死两个日军军官
王合中展示纪念章。
给记者让完座后,王合中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那段难忘的经历。据他介绍,尽管家里比较贫穷,但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他进入学校读书,17岁时就读于嵖岈山职业学校。由于当时正逢抗日时期,该校在教书育人之余,还对学生进行了军事训练。
王合中说,他记不清是哪一年的冬至了,当时约有300个日本鬼子集结在一起,对遂平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在学校教官的带领下,他们全部躲到了嵖岈山的山洞里。日本鬼子跟随他们上了山,并在他们躲藏的山洞外走来走去,试图找到他们的藏身处。
见敌人在自己的面前走来走去,性急的王合中请示教官杨斌如(音):“老师,咱们打吧!”“别打,等穿呢子褂的来了再打,那是当官的。”杨斌如沉着地说,“打死个当兵的不如打死个当官的。”几分钟后,一个身穿黄呢褂、腰挎佩刀的人走了过来,杨斌如这才下达命令开枪。
“当时那个日本军官距离我们有10多米,由于我之前在学校练过枪法,打死他根本不是问题。”王合中说,他一枪打死了那个日本军官,一旁的日本兵见状非常恐慌,向四周开枪射击,但是由于王合中等人藏身于隐秘的地方,对方没有找到他们。
几分钟后,从下面又上来一个日本军官,对那些日本兵说了几句话,就见一名机枪手对着山洞扫射。这时,杨斌如对王合中说:“打那个机枪手。”听到教官的命令,王合中利用有利条件,一枪把对方的机枪手打死。机枪手一死,王合中利用大好时机,又一枪打死了那个军官。据王合中回忆,在首次对敌作战中,他们大概打死了150个敌人。
与敌拼刺刀腿部受重伤
由于王合中等人对当地的地形较熟,日本鬼子第一次攻打嵖岈山受挫,之后展开了一次疯狂的报复。第二年的大年初一,日本鬼子从漯河、西平、驻马店、泌阳、确山等地集结了近2000名日军进攻嵖岈山。“为了守住嵖岈山,我们中队的三个班,以及乡公所的部队都上山了,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把守。”王合中说。
王合中所在的一班坚守在黄土岭关卡,日本鬼子来到后便开始进攻。为了顺利登上黄土岭,日本鬼子架梯子往上爬,被王合中等人用石头砸了下去。如此进攻了五六次,均没有攻上黄土岭。后来,有一个叫“刘大个”的汉奸,带领日本鬼子爬到对面的蜜蜡山上,用重机枪攻下了黄土岭。
王合中等人撤到了二班所在地,但很快二班所在地也被日本鬼子攻破了。后来,两个班撤到山上,准备躲到三班所在的山洞里,打敌人个措手不及。然而,一班成员还没有到达山洞,日本鬼子的先遣队跟上了他们,双方在山洞外展开了殊死搏斗。王合中的右腿在与敌人拼刺刀时受了重伤。
把先遣队的敌人打死后,王合中等人立即藏到山洞里。后来,日本鬼子的大部队上去了,用机关枪、大炮等对山洞进行轰炸,但没有打到王合中等人所在的地方。敌人的步兵上来后,在教官的带领下,大家从山洞的小孔里向外射击,打死了不少日本鬼子。
红五师突围担任侦察员
在嵖岈山保卫战之后,王合中所在的中队跟着李先念的部队走了,来到大别山一带驻军。由于他的文化水平较高,又练就一手好枪法,很快被提拔为侦察连连长。“红五师突围你们听说过吧,我在这场战役中还立过功呢!”说起这件事,王合中兴奋了起来。
红五师突围之前,李先念让他派兵去侦察敌情,王合中自告奋勇说自己就可以。因为部队在湖北境内一座山下驻军期间,他和山下年庄的老百姓混得很熟,并能说一些当地的方言。随后,王合中来到年庄一户三口之家,向对方借来乔装的工具,把自己打扮成砍柴人便出发了。
王合中背着一捆柴来到国民党的驻地时,故意被一名在大门外看守的哨兵发现。对方问他干什么的,王合中说自己是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镇人,要饭要到了这里,被山下年庄一对老夫妻收养,与他们的女儿定了亲。他经常被岳母打骂。
“这时,那名哨兵放松了警惕,说他也是遂平县人。我们两人就攀上了老乡。”王合中说,两人熟悉后,他试探地问:“听说附近有新四军,兵力非常弱,你们怎么不去打他们呢?”没想到,那名哨兵说:“再过五天,上面就会派两个军来围剿他们。”
两个人聊得起劲时,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走了过来,问他们在聊什么。王合中立即躲在一旁,说:“老总,我们什么都没有说,我是到这里砍柴的。”那名军官听他这样说,便让那名哨兵跟他回家,说如果到村里发现不是这回事,让哨兵立即把王合中枪毙了。
当王合中和那名哨兵来到年庄时,迎面碰上了那对老夫妻和他们的女儿。那对老夫妻见到王合中就骂开了,说他砍柴用了那么长时间,又想挨揍了。就这样,王合中逃过了一劫,顺利地完成了侦察任务。
见李先念享受特殊待遇
在经历过对日作战、红五师突围、地方剿匪后,王合中当上了三区区长。1953年,王合中被调到县委农村工作部工作,后来被打成右派,回家务农。
为了说清楚自己的问题,王合中后来去了一趟北京,找到了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并受到了他的亲切接见。
“那段时光真的很难忘,我在北京享受了特殊待遇。”讲到这里时,王合中的情绪又高涨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他介绍,1988年初,他到北京21天后,才通过之前自己回家乡时,李先念办公室给他写的一份证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领导。
王合中说,当他与李先念见面时,两人都落下了眼泪。王合中在北京过了7天的好日子。临走时,他把自己来的意图说明了,想让李先念帮忙解决。李先念听完他的话后,让王合中回家等消息,并嘱咐他如果有事不用来回跑了,只要给他打个电话就行了。
离开北京时,李先念给他一些钱,王合中执意不要。但是,为了报答陪他的几个人,王合中拿了一些钱买礼品,送给他们留作纪念。回来时,王合中乘坐的是火车,李先念安排人给他买了卧铺票,并嘱咐列车长对其特殊照顾。没想到,列车长竟然找了两名列车员,专门为他提供服务。
后来,王合中被安排到县农业局工作,随后又被调到嵖岈山镇种子站工作直至离休。“我现在过得还可以,孩子们都很孝顺,经常回来看望我。”王合中说,妻子很早就去世了,如今他由保姆照顾。
采访结束时,王合中嘱咐儿子王宪法,一定要带记者去嵖岈山看看。在嵖岈山北门,王宪法指着一块中间有个圆洞的大石头说,那个圆洞是当年日本鬼子用大炮轰的痕迹。王宪法说,嵖岈山上留有太多父辈们战斗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