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手工红薯粉条销路好

编辑:广视在线 时间:1/6/2016 8:27:12 AM 浏览:2798

205810w55rb6dpj858sr6p_副本

205852feduwddx42zdiixi_副本

210010k4ao6b3b5d4rna2z_副本_副本

       天中晚报讯(记者   吴   峰)   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红薯粉条因不含添加剂、柔滑劲道、营养丰富、宜烹饪备受人们欢迎。2016年1月3日,记者在遂平县花庄镇侉子营村采访了该镇居民刘付州用传统工艺制作红薯粉条的过程。

        难得一见的传统技艺

        当日,记者在侉子营村的一个院子里看到,一个用砖砌成的大灶台,上面架着一口直径1米多的大锅,正冒着热气,10多名老人围在锅台边忙碌着,一把把热腾腾的粉条从锅内捞出。

正在加工粉条的老人邱富说,在此加工粉条的共有11位老人,最大的80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5岁。

        邱富说,虽说手工制作的红薯粉条不含添加剂、柔滑劲道、口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但用传统工艺生产粉条,工序烦琐,劳动强度大,一般人都不愿意做。

        工序烦琐对粉料要求高

        今年80岁的邱保林告诉记者,手工制作粉条要经过打芡、和粉面、漏粉、捞粉、冷冻、晾晒等10多道工序,需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邱保林说,手工红薯粉条制作工序特别烦琐,粉料必须是纯红薯淀粉,不然粉条下锅时容易断。技艺精湛的师傅抓起一团揉好的粉面,让其自然下垂,如不断落,才可以制作粉条。生产传统手工粉条还要等气温低至0℃,夜晚得有人整夜不休息,往粉条上泼水,让粉条自然结冰,然后放到水里把冰泡化,挂出去自然晾干 。

        据刘付州介绍,他于2010年在村里承包了300亩土地,种了100亩红薯。开始,他用机械加工粉条,由于受市场上假红薯粉条的冲击,他的粉条价格不占优势,销售成了问题 。为了打开销路,2013年,刘付州回到村里把会用传统工艺制作粉条的老人请来加工红薯粉条。手工纯红薯粉条上市,很受欢迎,他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有很多客户慕名而来。

         传统工艺即将消失

         邱保林告诉记者,他听村里的老人讲, 这种手工红薯粉条的制作工艺是祖辈传下来的,一直延续到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制作工艺的效率远远跟不上机械化,所以手工粉条的制作工艺已面临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