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董勤如在浏览网页
大河报记者 赵江波
2017年4月26日,本报以《7年如一日,照顾两家人,好青年累倒病床 全村感动 凑11万为他治病》为题,对卧龙区王村乡董营村29岁青年董勤如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经南石医院全力救治,身患脑干出血的董勤如如今渐渐康复,勤奋聪明的他还在家中开起了网店,以此为身患重病的母亲和自己赚取生活和医疗费用。近日,董勤如拨打记者电话,向记者表示了感谢。
脑干出血 南石医院向其伸援手
2010年2月,董勤如的父亲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去世。同年4月,董勤如姑姑的独子和儿媳因车祸离世。面对瘫痪失明的母亲,身患重病的姑姑、姑父,还有嗷嗷待哺的表侄子和表侄女,他以瘦弱的肩膀独自为亲人撑起了一片天。
董勤如白天做两份工作,还抽空打理自家和姑姑家的农田。即便如此,董勤如的收入也仅仅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董勤如的母亲韩海萍今年70岁,患有多种疾病,7年来,董勤如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做饭、洗澡、洗脚、剪头……从不厌烦。
2013年,董营村村干部主动为董勤如一家申请了低保,但是被他拒绝了。在董营村村民眼中,董勤如乐观、勤奋、孝顺、善良。2017年4月7日深夜,董勤如加班回到家里,给母亲热牛奶时,两眼一黑,栽倒在灶台旁。第二天清晨,邻居们发现了他,急忙将他送往市第九人民医院,后转至南石医院。董勤如被诊断为脑干出血,住进了ICU。
住进南石医院ICU以后,董勤如一直处于昏睡状态,生命垂危,但是南石医院脑三科和ICU的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在高巧瑜、刘爽、王燕、张霞轮几位护士的精心呵护下,董勤如终于在2017年4月27日清晨苏醒。
董勤如入住南石医院ICU的24天内,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南石医院尽量不使用丙类自费药物,使用的药物都在新农合报销范围之内,从而减轻了其经济负担。董勤如的姐姐向记者透露:“从入院到出院,南石医院为我们省下七八万元,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
出院后 开办网店迈向幸福生活
自2017年7月从南石医院出院后,董勤如按照医生地指导,始终坚持康复训练。半年后,其身体和精神均有较大改善。目前,董勤如神志清晰,智力健全,能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他在淘宝上注册了一家网店,在网上售卖儿童智能电话手表。
3月1日,卧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和南石医院ICU主任王天才来到董勤如家中。在看到董勤如能娴熟地在网上开店时,卧龙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松林表示:“随后,我们会联系一下卧龙区的艾草企业,让勤如在网上卖艾草产品,这样,他就可以多挣些钱了。”在董勤如家,王天才不顾手术一夜的劳累,一边询问董勤如的康复情况,一边指导其练习走路。
随后,在卧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和王村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并与董勤如一家结成帮扶对子,记者将担任董勤如一家的“志愿扶贫帮扶人”。王村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吕超永对记者说:“非常感谢南都晨报对我乡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我们将与南都晨报密切合作,早日帮助董勤如一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