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前夕,又值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遂平县常庄镇任庄村党支部书记任彬。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卸甲归田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军人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用行动诠释 “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质。
任庄村位于常庄镇东北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制约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任彬深知,只有交通便利,村级资源才能走出去,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才能增加,为此,他多方协调,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改善了村里出行条件。
遂平县常庄镇任庄村党支部书记任彬:以前这个桥大概是比这低了1米多,是个危桥,宽度只有4米。后来,通过各方面的协调,争取过来的这个项目(资金),等于说把这个桥提升了一下,加宽了,然后又加高了。不管是农忙季的农用车,还是平常的社会车辆通行都非常方便,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遂平县常庄镇任庄村村民李成立:以前这个桥是危桥,任支书争取了这个项目资金,为我们村修建的桥,不但修这个桥,所有的这个路,环乡路都二次升级,群众满意度很高。
支部强则乡村兴。任彬把党员干部管理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完善村级阵地,让活动阵地成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主平台。在他推动下,村务、财务、党务公开透明,消除干群隔阂,打造出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的班子,党支部战斗堡垒愈发坚实。
兴基建,优环境。任彬聚焦乡村基础设施短板。面对乱占机动地难题,他统筹协调,收回土地40余亩,用承包费疏通田间排水沟、装路灯、整治坑塘、修污水管道 。一系列举措,让群众出行更便、水体更清、环境更美,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乡村 “颜值”“气质” 双提升。
引产业,促致富。产业是致富根基。任彬盘活村内鑫世纪蔬菜大棚、黄金梨基地资源,给予政策支持,借媒体、网络拓销路,协调解决用工,带动群众增收。在黄金梨基地示范下,任庄村形成 “蔬菜 + 瓜果” 特色产业链,既富口袋,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绘就产业兴、群众富的乡村图景。
任庄村鑫世纪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任来喜:我这个蔬菜大棚是从08年开始建设的,蔬菜中间有滞销的现象,任支书听到以后,第一时间马上组织人员多方面打听这个信息、联络人,把这个蔬菜及时的销售一空,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任支部书记几年来,任彬带领群众修路合计3.5公里,新建桥梁两座,整修坑塘两处,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困难的问题,改善了环境,同时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共同致富。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的幸福感与日俱增。任庄村的干部群众都骄傲地说,他们遇到了一个好的带头人。任彬也在为党旗添彩,为退役军人增光的人生追求中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朴素情怀。
遂平县医保局驻任庄村第一书记李庆:刚到这个村儿的时候,感觉这个村儿的氛围特别好,支书是一个年轻的退伍老兵,他带着村两委班子为村民修路架桥,谋划致富的方法,特别认真负责。今后,我也将好好配合支书的工作,为村民办实事,谋幸福。
遂平县常庄镇任庄村党支部书记任斌:下一步,我将团结带领任庄村党员群众砥砺前行,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不懈奋斗,走出党建强、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军人到 “村官”,任彬以 “退伍不褪色” 的坚守,在乡村振兴一线续写担当。八一建军节与抗战胜利纪念之际,他的故事,是退役军人扎根乡土、报效家国的生动注脚,也为乡村发展点亮 “军人底色” 的希望之光。
驻马店台 王立坤 遂平台 谢飞 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