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 郭建光 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新年贺词正在全国亿万人民耳边回响,心中激荡。
1月2日,一则充满正能量的冰河救人消息迅速在遂平人微信圈刷屏。遂平县烟草公司职工王彦秋在去医院就医途中,行至遂平南关大桥时,发现有人在河中挣扎,义无反顾地跳入冰河中救人。
1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了王彦秋勇救落水女孩的消息。
画面上,随着主持人娓娓道来,讲述了1月2日上午王彦秋路过汝河岸边救落水女孩的事件。现场目击的一名女子指着河边的救人木棍说:"有个男的就跳进水里救人,救完就走了。"在遂平县人民医院病房内,面对镜头,王彦秋腼腆地说 :"这没有什么 "。1月6日,央视一套晚间新闻也播发这一消息。
王彦秋冰河救人的消息经过本报等媒体报道后,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持续发酵。
几天来,不仅是被救女孩的奶奶和母亲来医院道谢,县委书记等领导也来到医院,充分肯定他见义勇为的行为。
"我的战友、朋友、亲人以及县 里的热心企业都来看我。我觉得自己做了 件应该做的事 儿,真的没啥。"王彦秋告诉记者,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需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在此也感谢关心他的各级领导和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各界的热心人。
"王彦秋,你是好样的,你为咱遂平、驻马店争了光,也为退役军人争了光,你是退役军人的楷模!"1月7日,在遂平县人民医院病房大楼病房内,专程赶来看望王彦秋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常科和遂平县委书记何冬向王彦秋竖起大拇指。面对社会上赞扬声,王彦秋一直平静如水,无论是他轻声抱怨儿子给记者说得"有些过",还是说战友讲述他在部队的表现"有些夸大",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不愿张扬。
就像熟悉王彦秋的人所说:"他救人这件事我一点也不奇怪,他不救人我们才会感到奇怪!"
王彦秋救人的背后是偶然事件,还是必然?让我们循着他人生的轨迹,探寻他的英雄本色。
"不救的话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儿"
面对落水的女孩,作为一名退伍军人,遂平县烟草局职工王彦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义无反顾地跳入冰河救人!谁都不知道,他原本是一名入院治疗的病人,谁都没想到这个耿直的中年人关键时刻有这么大勇气!
在遂平县人民医院门诊楼9楼911病房,正在输液的王彦秋刚刚退烧,额头上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面对接踵而来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慰问和看望,他腼腆地笑着,指着胸口直言:"不救的话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儿。"
2018年12月27日,从遂平县玉山镇烟草站值班回家,王彦秋感觉身体不适就到医院检查,没想到查出来慢性肾炎,医生当即要求他住院治疗,随后检查出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
1月2日早上7点05分,王彦秋从城南新区天香阁家中步行出门,准备到医院住院。刚走到位于汝河上的南关大桥,就听到有人从距离桥面20米深的河岸大声呼救:"有人落水啦!"
看到有人落水,王彦秋的心揪了起来,随后拼命朝桥下跑去。
河岸边有十几个晨练的老人已经用两根树枝绑在一起朝河中间落水的人递过去,可是还有几米远!
"你们有没有绳索?绑着我下水!"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王彦秋感觉分秒必争,事不宜迟,于是快速脱下棉袄裤子鞋子,只穿着裤头、秋衣踩着薄冰朝落水者跑去!
薄冰破裂,划伤了他的小腿。可是他感觉不到疼痛。很快,全身的重量压碎薄冰,他的身体跳入冰窟,令他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事后,王彦秋告诉记者,在水中移动到距离落水者半米远的地方,河水已经没过他的脖子,他看清楚落水的是一个小女孩。为确保二人的安全,他探出手臂,拽着漂浮的羽绒服将其拉到自己身边,随后在水中一深一浅地慢慢推着女孩朝岸边走去。
越到距离岸边近的地方冰块越多,他一边走一边用另一只手掌破冰开路。在距离岸边很近的地方,参与营救的居民一起将女孩拽上岸。
"快给她找个棉衣包着,以免冻僵!"说完这句话,他只身拿着衣物离开。
救人之后,他发烧入院继续治病
王彦秋不善言辞,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轻描淡写地描述着事发经过:"从救人现场回到医院就发起烧,血压高压162,低压110,可能是受凉的缘故,不过第二天上午就退烧了。"
"我也是个病人,原本头一天向医生请假回家洗澡,第二天一大早到医院继续住院治疗,恰巧遇到那一幕。我想着救人要紧,再说我是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身上肩负的责任也让我热血沸腾。"王彦秋说,"部队多年的教育要求我做一个踏实本分的人,在工作岗位上好好干,对待所有人要与人为善。路见不平一声吼是个偶然事件,没觉得自己有多高尚和伟大。我觉得自己还算不上英雄。"
听着王彦秋的心声,前来查房的医生打趣道:"彦秋,你做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王彦秋回到医院后一直发烧,头晕难受,可是他还趁着护士换水的间隙给妻子打电话,让她到县中医院看看女孩脱离危险了没有。
"亲戚谁家有个困难他主动帮扶,我知道他是个耿直的人,单位里不贪不占,亲戚中间威信很高,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我没有觉得意外,他就是这样的人!"在王彦秋的表哥邢林山眼里,王彦秋待人接物和蔼和亲。
在同事刘海眼里,王彦秋工作中是一个拼命三郎。"以前,他作为遂平县烟草公司烟草配送中心主任,很多事儿亲力亲为,很多店主对他的评价也很高,那么沉的箱子,都是他一箱子一箱子扛着送下去。无论风刮日晒还是风雪扑面,他每天早上7点开车到市区配货,一年四季从未间断。前段时间在一块闲聊,得知他因常年劳累患有肩周炎,我们都劝他歇一歇,可是他视工作为重,不肯偷懒,更不肯闲着。"刘海说。
后来单位竞聘,王彦秋被安排到遂平县玉山烟站上班,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动,他都是兢兢业业工作,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那段时间,彦秋即使不陪着送货的同事下乡,也要在单位等着所有的配送车辆安全回到单位,才回家吃个安生饭。彦秋说不看到他们一个个都安全回家心里不踏实。"王彦秋的妻子张云补充说。
他帮助人的事儿讲不完
"王彦秋是一个热心人,他帮助人的事儿讲不完。"采访中,王彦秋的同事对记者说。
孙秀燕退休前是遂平烟草公司一仓库的保管员,在她眼里,王彦秋此次救人并不是第一次。
"25年前一个夏天的中午,我在门前开荒种的菜地打药,用的是敌杀死,打着打着发觉嘴角吐出泡沫,我心想这下完了,大夏天的中午,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如果没有人看到我肯定过不了这道鬼门关。彦秋是我们一仓库的主任,平时我照管孩子需要回家看看,就让彦秋帮我干活,他二话不说就扛起烟叶称重记录。在我们面前他没有一点架子。恰巧这时候彦秋从楼上下来,看到他,我就说:‘彦秋,我浑身难受,正打药估计是中毒了。快救救我!’"孙秀燕告诉记者,王彦秋见状急忙骑着一辆二 八自行车带着她到县医院急诊科抢救,经过洗胃,总算保住了性命。
"这件事他不让对外说,所以同事中间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在我眼里彦秋是一个耿直的人,尤其是他做公司工会副主席的时候,谁家有红白喜事都是他第一个去,人很仗义。这次他跳进河里救人,我觉得不奇怪。"孙秀燕还告诉记者,那时候仓库里有消防池,院子里同事的小男孩不小心掉进去,是彦秋见状把人给拉了上来。
提起这两件事,王彦秋这样回应:"这样的事不算啥事,遇到人家有困难帮一把,不是应该的吗?提那干啥?"
赵书芳是公司的退休职工,膝下无儿无女,退休后回到西平老家一个人居住,患上精神类疾病,生活陷入困顿,没人照顾。身为公司工会副主席的王彦秋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接到赵书芳的求助电话,都会义无反顾到西平农村为赵书芳排忧解难。
在赵书芳生病住院期间,是王彦秋为她忙前忙后联系医院救治,等到在县医院住院后,由于没人照顾,他又找来护工对她进行悉心照料,后来转院到市精神病医院,王彦秋也是经常到医院探望。
"赵大姐一生凄苦,我觉得自己做的这点事都是理所应当的。"后来,为了彻底解决赵书芳的养老问题,他多次到西平找到赵书芳的侄女,协助他们立下赡养协议,从那以后,赵书芳跟着侄女安享晚年,直至几年前去世。
后来,她的侄女特意到遂平县城找到王彦秋,当面感谢。
对待同事如此,对待周围的人,王彦秋更是以诚相待。西平县焦庄乡的武永红的儿子突发阑尾炎需要手术,王彦秋得知老同学家的困难后拿出1000元医药费。多年来,像这样事情不胜枚举。
在部队炊事班当班长,他荣立三等功
"王彦秋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做这样的事儿,我们都一点也不惊讶,他在部队时就非常爱帮助人。" 王彦秋的战友如是说。
王彦秋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当兵服役,5岁那年他作为随军家属来到这里,这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王彦秋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三,母亲没有工作,随军后经常义务给部队首长照看孩子。"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受到照顾的孩子家人特意掂来2斤糖块送到我家。父亲得知后让我和二哥一起将东西送还人家。"王彦秋提起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冒着大雪,给人家送去,人家不要,非让我和哥哥掂回家。如此送了两回,还是没能送还回去。父亲大发雷霆,非让我们把糖块送回去。就这样我们苦苦站在邻居家门口央求人家把礼品收回去。这件事对我影响很深。"
在王彦秋家有一个传统,就是父亲不穿的一双翻毛大头鞋大哥穿了二哥穿,等到他穿的时候已经是非常旧了,直至穿得鞋底露出大洞,鞋帮开裂才不穿了。
"小时候家里穷,我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都是穿大哥二哥不穿的衣服。这不,你看我的脚有些变形,就是经常穿小一码的鞋子导致的脚趾骨畸形。"躺在病床上的王彦秋指着露在被子外面的双脚给记者看,他的小脚趾外侧有突起。
在严格的家教下,从小王彦秋就养成严谨吃苦的习惯,保持终身。1984年10月,他光荣入伍,在原广州军区55军165师服役;1985军调防到广州军区41集团军154师,王彦求先后任连队文书、上士班长、炊事班班长。
王彦秋称自己在这里受到很好的教育。他开始被任命为文书,写写画画,成为连队里的文艺骨干。后来他向团长申请到新兵连当班长带了1年新兵。1986年,他所在部队负责广州中山大学新生军训,抽调出来的教官就有王彦秋,他们来到中山大学为大学生军训,为期一个月。由于表现突出,军训结束王彦秋受到所在师嘉奖一次。
"我们的战友来自五湖四海,广东、广西、贵州的都有,离家远思乡情浓,如何在伙食上进行调剂,成为炊事班班长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年后,王彦秋主动申请到条件更艰苦的炊事班任班长,负责为战友改善伙食,体力上补充供给。
"我们炊事班负责200多口人的伙食,一日三餐,餐餐不重样,我确实动了不少心思。"当时在一座四合院里一共有4个连队的厨房设在这里,没有桌椅板凳,地上铺上沙子几个人蹲在地上吃饭是常态。由于王彦秋负责的炊事班做的饭菜好吃,常常吸引其他连队的战士偷偷排队,希望改善一下伙食。
由于王彦秋工作认真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有力,1987年10月荣立三等功。
他做的病号饭,是战友一辈子的记忆
当班长了,每次训练结束,只要在端着碗盛饭的战友中不见我的身影,就会特意给我留饭菜。等到我风尘仆仆从外面回来,他都会喊我说,‘你的饭菜在这里呢!’我们是30多年的战友,当初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能够回到地方继续战友情谊,这辈子这个好兄弟我认定了!有些事一辈子都忘不掉!"
"彦秋是个耿直哥,无论是在部队服役,还是在工作岗位,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正阳县某保险公司团单部经理万延平提起老朋友,话语里都是钦佩之情。
"我了解到彦秋的父亲转业到驻马店地区设备厂任工会主席。彦秋特别像他父亲,入伍后显出与其他新兵的与众不同。他的性格耿直,踏实能干,特别能吃苦。"万延平回忆,入伍后,王彦秋因为文化高被抽去出黑板报,他的粉笔字特别规整,描描画画,漂亮的黑板报成为战士饭后喜欢驻足观看的一个地方。
后来,因为表现优异,王彦秋被抽调到班长培训队后在全师考核成绩优异,后来提拔为班长,带新兵训练。他军事素质过硬,无论是单杠还是5公里越野成绩都是优异。
提拔为炊事班班长后,王彦秋把心思用到改善战士的伙食上,每天凌晨4点起床蒸馒头包包子,一刻也闲不住。"饭菜吃起来特别香,彦秋在做饭上下的功夫不小。"万延平告诉记者,记忆最深的是新兵刚入伍有个头疼发热或者训练中出现状况,这都会引起王艳秋的注意。病号饭是炊事班专门为部队病号做的,就是一碗鸡蛋面。
"别小看这碗鸡蛋面,里面是彦秋满满的情谊。一两个荷包蛋,不稀不稠的面条,常常让战友吃得心里暖呼呼的。"退伍后,部队战友相聚,一谈起当初王彦秋做的那碗鸡蛋面,大家心里依旧暖洋洋的。
他是战友遇到困难,第一个想起来的人
1984年10月应征入伍,对于王彦秋来说,一同从遂平老家参军入伍的战友成为在他乡服役的贴心朋友。
赵振中入伍时是个19岁的大小伙,他与王彦秋等5个人来到南方当兵,确实需要克服水土不服等困难。
"彦秋是个城市兵,我是从农村来的,我们在一个团,彦秋在一连,我在二连,我们两个连队的伙房就在同一个四合院,就隔着一个走廊。" 战友赵振中回忆,每天新兵训练完毕,都会在走廊相遇,因为是老乡见面特别亲。在一起聊天,相互鼓励,在交谈中知道彦秋弟兄三个,父亲当过兵,家中条件并不是特别好。
"他特别会省,每次我遇到困难找他借钱,没有一次拒绝的。他会问:‘咋又没钱啦?’"赵振中告诉记者,后来王彦秋当一连的炊事班班长,就想着法改善伙食,对于像他这样来自北方的兵来说夏天吃上一碗捞面条、浇上蒜泥,吃起来有股家乡的味道,他还会做炸酱面,"我没少跟着沾光,现在想起来还很温暖。"
赵振中说,当时连长对王彦秋很信任,这都是彦秋能干的结果。晚上打篮球,王彦秋球技很好,与连队的战士打成一片,人缘非常好。
从部队退伍后,1997年,赵振中的女儿因患病找到王彦秋借钱。当时王彦秋刚刚工作,手头也不宽裕,不过他拿出500 元钱递到赵振中手上说:"别嫌少,拿着给闺女治病,这是拿给孩子的看病钱,不用还啦。"
"孩子治好病后,我带着女儿提着礼物到彦秋家致谢。他是我的战友,更是我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人。"多年来,无论赵振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王彦秋能解决都会全力相助。"有这样的战友,我感觉交对朋友啦!"从当兵认识到今天,二人的友谊超过30年。
夫妻二人都是热心肠
在王彦秋的妻子张云眼里,王彦秋夫妻两边的亲人都是一视同仁,谁家有困难有求必应。随着岁月的积淀,夫妻二人感情日笃,闲暇时会跟随单车俱乐部骑行,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等到骑累了王彦秋会在路边支起锅炖土鸡、炒饭菜,其乐融融。
"他军人出身,孩子的爷爷从小对丈夫要求很严,这一家风代代相传。所以彦秋对我们的儿子要求很严。每天要早起锻炼学习,儿子受父亲的影响也很勤奋。儿子高三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洛阳理工大学学习期间担任学生会干部。"张云本身是吴房义工,她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遇到谁有困难也热情相帮。
"爸爸很平凡,可是爸爸那天的举动令我刮目相看。在我心中,爸爸就是我的英雄!"王彦群的儿子王晨曦自从父亲生病后就与母亲轮流照顾父亲,事发当天早上他在家休息,没想到一个小时后朋友圈里竟然出现父亲救人的身影,他眼眶一热,说:"爸爸就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他从小对我的言传身教令我今天对他的举动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小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外出遇到乞丐,他都会让我和妈妈在一旁等待,自己去附近买来水和食物递给有需要的人!有一次我们在医院门口看到一个快分娩的孕妇上台阶困难,我们就主动上前搀扶。我知道爸爸不完美,可是救人的这一刻他是完美的!是我心目中学习的榜样,更是我的骄傲!"
社会各界纷纷点赞救人英雄
当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河水中挣扎时,这是一场生死攸关、面对良知大爱的考验,千钧一发之际,王彦群的选择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王彦秋破冰救人的英勇事迹经本报及其他媒体 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遂平县委书记何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常科等领导,市、县烟草部门领导及社会各界纷纷到医院看望他,对他奋不顾身勇救溺水学生的英勇事迹表示赞扬,称赞他是遂平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为退役军人争了光,是退役军人的楷模,遂平县也将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学习他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
"王彦秋,好样的!你是遂平家乡的骄傲!家乡一定会以你为榜样,弘扬社会正气,传递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王彦秋,正因有了你毫不犹豫的纵身一跃,才让家乡更自豪,才让遂平更文明,才让社会更和谐!"网络上网友的留言,满满的正能量。 遂平县烟草分公司经理周韶光告诉记者,王彦秋关键时刻跳入冰河救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下一步市烟草专卖局正准备号召全局干部职工掀起向王彦秋学习的高潮。
王彦秋爱人所在的单位遂平县人民银行行长徐冰也带着慰问品看望王彦秋:"你爱人张云是我们单位的骨干,你是救人英雄,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徐冰十分关心王彦秋的身体状况,在得知救人后回到医院一直发烧,直到当日才退烧后,嘱咐他安心养病。
面对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慰问,王彦秋很感动。采访中,他一再强调自己只做了一件小事儿,没想到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他想通过媒体向大家表示感谢。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王彦秋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无论身在哪个岗位,都兢兢业业、不骄不躁,对同事以诚相待,对战友肝胆相照,对亲人嘘寒问暖,对自己严于律己。
这就是退伍军人、救人英雄王彦秋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