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疯狂的“错币”

编辑: 时间:7/31/2015 9:59:27 AM 浏览:2538

   编辑:林海/栏目主持:黄军

   和肖静

   初看这消息,本人的感觉是:疯狂疯狂真疯狂,一张“错币”值套房?不过,网上有关“错币”估价几十万上百万的消息还真不少。那么,“错币”到底是什么?价值到底几何?今天我们帮大家梳理了一下,一起来长长“姿势”吧。

   真真假假话“错币”

 

   “市民3年前领工资得到百元错币 如今估价超百万”、“市民购物找回10元错版人民币 专家称或能换套房”、“吉林现罕见水印倒置错版百元币 估值或达几百万”、“1980年5元错版人民币现身 收藏人出售要价120万”、“错版钱币价值百万 引千位藏家互争抢”、“‘折白’纸币竟叫价40万元”……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错币”这个生财之道,简直比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疯狂。

  到底什么是“错币”?

  “错币”与“错版币”: 在关于“错币”的各色消息中,“错版币”是其间经常见到的一个“词”,有时是将两者作为区分钱币价值的要素,有时则将两者作为同样的概念,交叉使用。

   准确意义上说,两者是不一样的,目前比较被认可的“错版币”的概念,是指在模板设计环节出现错误,并被印刷出来的人民币。而“错币”则是涵盖了“错版币”在内,还包括因在印刷过程中出现差错或由于其他原因而造成印刷错误的纸币或者硬币。

  “错币”与“残次品”: 不管是“错币”还是“错版币”,更大意义上是收藏界提出的概念,官方并不认可这些概念。

   关于“错版币”,中国人民银行曾公开发表过声明,否定了“错版币”的存在。想想“错版币”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吧。要是母版错了,印刷出来的数以亿计的钞票都会出错,绝不会错的母版会印出数量不多的错币。同样,正确的母版也不会印出少量的错版币来。

   而在众多关于“错币”的报道中,被采访到的银行系统人员对那些因印刷产生各种问题的纸币或者硬币称之为“不合格产品”或“残次品”。

  检查下钱包,有没有这样式儿的

   不管是叫“错币”还是叫“残次品”,从这些年的报道中看,它们还真是确有其“币”。我们就按民间的叫法,暂且也称其为“错币”吧。

 

   市面上见到的“错币”大致上有遗漏币、模糊币、移位币、福耳币、夹白币、折角币等。赶快打开你的钱包,检查下有没有这样式儿的,没准你就发财了。

 

    遇到这种,考智商的时候到了

   发现有与“币”不同的也不要高兴太早,因为你还可能遇到这种情况。

 

   社会上经常发现的一些“错版币”,如文字倒置、图案倒置、图案左右颠倒等,据说是印钞厂由于印刷错误造成的废品,由于数量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首先这样的货币是不存在的。因为印钞厂印制钞票时使用的印版、制造硬币使用的钢模等,是一个整体,在印制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局部倒置或颠倒的问题。到2015年为止发现的所谓“错版货币”,都是在原有货币的基础上,经过人工制作的。截止到2015年破获的案件看,社会上确实有一些利欲熏心之人,为牟取暴利,专门制作、兜售所谓“错版货币”,有收藏和购买意愿的人要注意了。

 

   另外,漏印冠号的钱币最容易作假,用特殊的技术和手段就可把冠号抹掉,仅仅在钱币上留下印记,让人误认为是印刷机无油墨导致的。其实这种漏印冠号的情况非常少见,出厂的概率极低,市场上99%的漏印号码的钱币为“李鬼币”。

  漏网之鱼或是凤毛麟角,物以稀为贵

   现代工业都是机器生产,所以人民币在印刷过程中出现一些细小的差错也是在所难免的。但钱币从工厂里的工业产品进入到流通领城,变为特殊商品的钱币,还须跨过一道道把得严严实实的检验关口,因此,最终能正式发行到社会的“漏网之鱼”,也实属凤毛麟角了。

   人民币代表国家权威,出现差错的情况少之又少,符合物以稀为贵的收藏原则,因此也成为收藏的一个种类,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错币。但是,“错币”在市场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价值。售卖方式、买家实力和收藏者的心态都会对其价值产生重大的影响。

 

   形形色色说“错币”

  A 收藏业:“错币”收藏需谨慎

   重庆收藏协会副会长郝晋珠认为,“错版人民币”收藏价值都不大,拍卖价格是有水分的。

   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错币”在香港几家大型拍卖行确实拍过很高的价格,但其中有很多炒作的嫌疑,许多拍卖尽管是公开进行,但个别拍卖者和竞拍者本身有利益关系。虽然不排除确实有收藏爱好者出高价购买“错币”,但“错币”的高价格和稀少的买家仍旧造成了有价无市的局面。

   每款“错币”的类型都不一样,如果收藏家喜欢收藏这类纸币,相对而言会高些,但“错币”是否真的值一百万,市场上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B 法律:买卖流通有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纪念币的买卖,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因此,按规定未退出流通的货币不得买卖,“错币”虽然具有收藏价值,但目前正在市面上流通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并不允许私自买卖。

  C 银行:“错币”可兑换等额人民币

   鉴定为真币的“错币”也是可以使用的,也可以将其兑换为等值面额的新版人民币。

   天上掉下来个馅饼,可能是顿美味午餐,也可能会把脑袋砸破。同样,以“一”抵“万”的“错币”,可能是个生财之树,也可能是别人种的树等你来撞。总之记住,硬币是有两面的,“错币”也是有两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