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耄耋老人六十余载笔耕不辍 万页天气日记贡献国家

编辑:张萌 时间:10/14/2025 4:39:05 PM 浏览:20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嵖岈山镇韩楼村一处农家小院,住着一位85岁的老人,名叫钟栓。因1965年与气象结缘,60年如一日的坚持记录天气2025年春天,钟栓老人完成了一桩深藏心底的夙愿——将他持续记录了六十余年的天气日记,全部捐赠给遂平县气象局。数十本纸张泛黄、边角磨损的笔记本,静静地完成交接,它们不仅是一位普通农民与天地对话的见证,更是一部用一生心血写就的地方气候“活史书”。

日前,记者走进钟栓老人的家中进行采访,他正在客厅收看新闻,当记者问起老人如何与气象结缘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的钟老告诉记者,他1964年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务农,农民种地,就盼着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天天记,就是想摸透老天爷的脾气,种地好有个准头。

钟栓:我心想这回来当老百姓了,如何能够多打粮食,能够知道天气的变化该有多好,于是我从65年,农历乙巳年开始记录,记录到现在已经记录到完整的60年了。

自1965年起,从青年到暮年,钟栓老人的记录一日未曾中断,跨越了整整一个甲子有余,累计天气日记逾两万条。日期、天气、风向、温度……这些看似简单的数据,凝聚了他六十多年的光阴与执着。而在漫长的记录中,钟老也渐渐摸出了老天的“脾气”。

“什么时候怕刮风,什么时候盼下雨,记得多了,心里就跟明镜似的。”钟老表示。这日复一日的记录,早已从田间实用的“庄稼经”,融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钟栓:我在记录到三四十年以后,就从中找这个天气规律,通过我的寻找也发现了一些规律,哪些天不易下雨,哪些天易下雨,我都给它找出来了。其中你看风向,西风、西南风如果能在夏初春末的时候能刮个5-7级风十天后必有雨,这个干热风西南风3-4级能刮上四天以上最多五天也必有雨,圈风对逐风最多刮上两天必有雨。总而言之,这四面八方之风经验我都给它找出来了。

钟老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把他这60年来记录的气象资料无偿捐献给国家。“这些本子跟着我一辈子了,它们不仅是我个人的念想,更是咱们这方水土六十多年的天气‘老底子’。”钟栓老人平静地说,“现在把它们交给国家,让专家们拿去研究,比放在我这儿更有用。”

钟栓:今年我已经85岁了,我记好以后我心想我放这些东西要无偿的捐献给国家,让国家在这方面作一个参考吧,于是我在今年春天就无偿捐献给咱县气象局。

捐赠了过往的记录,并不意味着钟老就此停笔。如今,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依然保持着他的习惯——每天清晨,他仍会走到院中,感受当天的风力和湿度,然后在新笔记本上,继续他始于1965年的记录。

气象局工作人员郑重接收了这份无比珍贵的礼物,并对钟老的奉献精神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遂平县气象局副局长段浩:作为气象工作者,看到了这份民间数据的珍贵,接收资料以后,我局第一时间消毒、编目、扫描、建立电子档。遂平县气象局都将把这份珍贵的资料妥善长久保存。老人热爱气象事业的精神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一件事情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可以说是始于温度,终于责任,科学精神成于数据,也成于人心。在此我代表遂平县气象局全体干部职工向钟栓老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钟老把这一生的热爱写进风雨里,把个人记忆变成公共财富。职业会泛黄褪色,但数据不会沉睡。它们将在新一代气象人的硬盘与云端继续跳动,为遂平县的农业生态、防灾减灾贡献长久的力量。 

记者:谢飞 王维伽 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