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古人已开始“撸串” ,一起看古人怎么玩转烧烤

编辑:李慧勤 时间:6/8/2020 8:47:18 AM 浏览:1962

  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壁画

  河南商报记者郑超

  炎炎夏日,高温“烧烤天”来袭,喝冰啤、吃烧烤成为解暑消夏的热门选择。烧烤并非现代人的“独创”,早在汉代“烧烤”就已非常流行。

  河南出土的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壁画等文物,就生动反映出古人的烧烤智慧。

  西汉墓壁画描绘古人烧烤画面

  我们现在所说的“烧烤”,在古代被称为“炙”。炙是会意字,上下拆分来看,上半部分是肉,下半部分是火,就是指把肉放在火上烤。

  有个成语叫“脍炙人口”,脍是切得很细的肉,炙是烤熟的肉,意思是美味人人都爱吃。由此可见,人们对烤熟的肉的青睐早已有之。

  在河南,有一幅壁画生动刻画出古人烧烤的场景,这就是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壁画。

  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程永建介绍,1957年,在洛阳老城西北1公里老城城墙与烧沟村之间发现了西汉晚期的墓葬,即洛阳烧沟61号汉墓(现已移至洛阳王城公园内),由于其壁画面貌基本完整,成为中国早期墓室壁画的珍贵实例之一。

  烤肉风俗如何产生尚未定论

  这幅壁画上,最左边有一位“肌肉男”,顺着他回望的方向,右侧有两人,正手持长叉,在一个四足炉上烤肉。

  程永建说,这个长叉的运用,体现出古人的智慧,“汉画像中烧烤用签的样式大多为单股,材质从考古资料来看应该是铁质的,分叉的长叉,可增强烤肉时的稳定性。”

  烤肉的人是谁?对此,有学者认为:烤肉者有胡须,服饰左衽,当属胡人无疑。该学者认为,烤肉串最迟为西汉初传入,魏晋以后烤全牲开始在中原流行。

  在程永建看来,目前此类汉画像资料地域分布较广,烧烤肉串风俗是否从胡地传入中原地区,还是值得讨论的。

  烧烤的烹饪方式,在两汉时期已开始流行

  在河南,一些汉墓中也出土过铁质烤炉,例如上个世纪50年代洛阳烧沟西汉晚期墓、1992年洛阳金谷园东汉中晚期墓等,形状和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壁画上的类似。“说明烧烤这种烹饪方式在两汉时期较为盛行。”程永建说。

  除此之外,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新安县盐东遗址也出土过“烧烤灶”,是一个长约1.5米、宽约30厘米的长条灶坑。

  盐东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发现房址、窑穴、墓葬30多座,陶窟遗址和石器制作作坊多处,还有炭化了的粮食、网坠、骨针、陶器、动物骨骼。

  “总的来看,东汉时期,中原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烧烤不仅进入日常饮食,还成为死后值得纪念的寄托。”程永建说,死者希望进入未知世界后,依然能享受到烧烤美味,体现出烧烤这种烹饪方式在当时的重要性以及受欢迎的程度。